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譯海拾遺(3)

異哉,所謂「陽性」「陰性」("positive" and "negative")
醫學英文"positive" "negative"在中文翻譯為「陽性」「陰性」是否奇怪?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過類似的「疑惑」,但我個人確實有過,那就是,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醫生說我的疾病檢驗報告是「陽性」時,心裡立刻跑出問號:「疾病還分陽性陰性,那是甚麼意思?」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常常聽到,看到多少這種說法,甚麼檢驗報告是「陽性」,甚麼檢驗報告是「陰性」云云,始終都很疑惑,但都不敢問,因為,大家也知道,醫生都很權威,醫門深似海。
    但是現在我知道了;那根本就是誤譯、亂譯。
通常疾病檢驗的標的是要看有沒有甚麼疾病、病菌等;檢驗結果有,就是「肯定」,就是英文說的"positive",沒有,就是「否定」,就是英文說的"negative"。這是醫學英文,是科學語言,翻譯成中文時就必須和原文一樣中性,中立。「肯定」:有這個病,這個病菌;「否定」:沒有。可是翻譯成「陽性」「陰性」問題就大了。「陰」「陽」這種文字,不是邏輯符號性文字(譬如「但是」「以及」「等於」─這種字有邏輯意義,但沒有意象),具有強烈明確的意象。我們腦裡的語言機制看到這種字時,在理解上會把這種意象的涵意「算進去」。所以你就會開始奇怪,疾病還有公的母的,病菌還有公的母的?但那又是甚麼意思?──你腦筋裡面一大堆問號。
    所以醫檢結果的所謂「陽性」「陰性」說法實在是錯譯;或許最初的譯者故弄玄虛?
不過,醫門深似海;如果醫檢結果「陽性」「陰性」的說法果有深意,那麼就請方家告訴我,我一定「受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