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續《流氓國家》翻譯評論(18)

原文:(p.5第二段)

The US contributions to the Colombian tale of horrors date back to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legacies of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was its 1962 decision to shift the mission of the Latin American military from “hemispheric defense” to “internal security,” while providing the means and training to carry out the task. As described by Charles Maechling, who led counterinsurgency and internal defense planning from 1961 to 1966, that historic decision led to a change from toleration “of the rapacity and cruelty of the Latin American military” to “direct complicity” in “the methods of Heinrich Himmler’s extermination squads.” The aftermath need not to be reviewed. The consequences persist even after state terror has achieved its immediate goals. A Jesuit-sponsored conference in San Salvador in 1944 took particular note of the efficacy of the residual “culture of terror in domesticating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majority vis-à-vis alternatives different to those of the powerful,” a powerful force, buttressed with ample historical memory and current evidence.11

譯文(p.8第三段):
美國對於哥倫比亞駭人歷史的貢獻,可以回溯到甘迺迪政府時期。甘乃迪政府所留下最重要的痕跡,是在一九六二年決定將拉丁美洲軍事任務的磯釣,從「半球防禦」(hemispheric defense)轉為「內部安全」 (internal security),但是仍然提供完成這個任務的物資與訓練。如同梅奇林(Charles Maechling)所描述的,他在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六年期間,負責反叛亂與國內防衛計畫,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策,造成從容忍「拉丁美洲軍事政權的貪念與殘暴」到「根據希姆來(Heinrich Himmler)種族滅絕小組採取的方式」,「朝向直接的共謀」轉變。轉變的後果無須加以回顧。即便國家的恐怖行動已經達成眼前的目標,這些行動所造成的後果卻是無法抹滅的。一場由耶穌會贊助的會談,在一九九四年於薩爾瓦多開議,會中提出一項特別的註解,表示殘存的「恐怖文化」有效的「馴化期待有別於這些暴力政權之替代物的民眾,一股龐大的勢力,是藉由豐富的歷史記憶與當前的證據所支撐。

討論:(未完)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譯海拾遺(4)

是維基解密、維基洩密,還是維基揭密? 有差嗎?
        近日Wikileaks發布的美國外交秘密文件搞得美國政府坐立不安,阿桑吉且已在英國就逮,大家都在看事情後續如何發展。但是,Wikileaks究竟是維基解密、揭密,還是洩密呢?怎麼大家翻譯的都不一樣?
    解密,一般指的是自動解密,自主解密,自體解密。譬如依照某國秘密檔案管理法令,某某檔案列入「極機密」五十年,期滿自動「解密」(當然不是期滿自動「揭密」或「洩密」)。
    揭密,當一秘密還是秘密的時候,有人主動把這個秘密揭露出來,叫作揭密。
    洩密,知道一秘密,職責上或道義上本應保守該秘密,卻說了出來,叫作洩密。
    準此,依照Wikileaks網站設立的初衷,Wikileaks應當翻譯為「維基揭密」。wikileaks.de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講到一個翻譯技巧的問題。我們在維基解密、洩密、揭密三者之間,最後是依其「機能」來決定該網站名稱應該譯為「維基揭密」。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翻譯名詞的時候,有時候會碰到依字面直譯過來明顯不當或不易理解的情形。這時候就要改弦更張,另闢蹊徑,另做他想,才能譯出恰當的譯名。
        我們舉一個最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說明。譬如"John’s father didn’t leave him anything in his will.”這麼一句英文。有那初學英文的人,一看到這個句子很可能直接就用「意志」去理解句中"will”這個字,然後就滿腦子問號,覺得整句意思說不通。但如果是比較熟悉英文的人,在理解上稍微轉個彎,就知道這個字應當理解(翻譯)為「遺囑」─有的人是從背單字原本就知道這個字有這個意思,有的人卻是觸類旁通,這時候才從整個英文句子的語意大脈絡「發現」這個意思。
        準此,英文”will”一字,不論形式或概念都既無「遺」也無「囑」,但就是必須,就是可以翻譯成「遺囑」。一理解或翻譯成「遺囑」,原本看不懂這個句子的人這時就會喊說, 啊,是這樣? 我懂了! 這裡這個”will”翻譯成「遺囑」,就是依其「機能」翻譯的。依其機能翻譯出來的譯名,其特徵是往往字面和原文差很多,概念上則是和原文僅有小部分「交集」。未交集的部分,分別在原文和譯文中由各自整句的語意邏輯大脈絡撐起。
        所以,”driver”一字翻譯成中文,有時候是「司機」,有時候是「驅動程式」,有時候卻是「螺絲扳手」。"nosewarmer"翻譯成中文,有時候是「短菸斗」,有時候卻是「鼻罩」。這就是所謂依其「機能」翻譯的意思。
        英文bicycle,德文Zweirad兩個名詞都是依「型態」命名─兩個圓圈的、兩個循環的、兩個輪子的;翻譯成漢、和文,有依其機能翻譯的─自轉車、腳踏車等,也有依其形態翻譯的─兩輪車(翻譯成「單車」最模稜兩可,又是型態─單人(騎)的,又是機能─單人操作的;卻也成立)。(請注意這個「卻也成立」;這是翻譯學上一個足資探討的議題。)
        因此,類似的原則,有時候不是依其「機能」翻譯,而是依其「型態」翻譯。今天就先講「機能」。謝謝!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不定冠詞"a"("an")的翻譯與問題(002)

依目前台灣的情形看,不定冠詞"a"("an")的翻譯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不該譯出來而譯出來;一個是譯出來之後使用的單位代名詞(個、支、隻...等)錯誤。(未完)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續《流氓國家》翻譯評論(17)

原文(p.5第一段):
The record also includes incitements of atrocities. An illustration is the state that has just replaced Turkey as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Israel and Egypt are in a separate category), now that Clinton-backed Turkish terror had succeeded, at least temporarily. The new champion, Colombia, had the worst human rights record in the hemisphere in the ’90s, and –conforming to a well-substantiated regularity—has been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and training, now scheduled to increase sharply.

譯文(p.8第二段):
這些紀錄也包含對於暴行的鼓動。其中的例子是土耳其成為接收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以色列與埃及屬於另外一種類型),而現在,有柯林頓撐腰的的土耳其恐怖行動獲得成功,至少是暫時收到成效。新的冠軍則是哥倫比亞,一九九零年代的哥國在西半球擁有最惡劣的人權紀錄,而—經常獲得證實--美國對於哥倫比亞的軍事援助與訓練,現在已迅速的被列入計畫表最優先的部分。

討論:
我們把原文整段複製在這裡,討論時方便閱讀:

The record also includes incitements of atrocities. An illustration is the state that has just replaced Turkey as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Israel and Egypt are in a separate category), now that Clinton-backed Turkish terror had succeeded, at least temporarily. The new champion, Colombia, had the worst human rights record in the hemisphere in the ’90s, and –conforming to a well-substantiated regularity—has been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and training, now scheduled to increase sharply.

這一段英文其實超難譯;主要在標為褐色這一部分。”the state”後面跟著綿長的形容詞子句;之後跟著”now that…”這一部分譯成中文以後,發現放在”the state”這一句後面也不對,放在前面也不對。這是純粹英文語意邏輯排列法的典型表現;如果照原文直譯,保證無法建立整體結構,其中每個「句子」彼此在語言邏輯上互不搭嘎,「不相聞問」,如本段譯文然。但這是說解讀正確之下要中譯時就有這種困難,如果再沒有看懂原文,那就更…。
    其實像這種句子─說穿了你會覺得「那沒甚麼嘛!」─就是整段改寫嘛!有的人說是整段「重新揉過」,但其實就是意譯,只是這一次需要大幅度意譯,幾近改寫,如此而已。說著簡單,不過其實很多譯者常常在這裡跌跤。做這種改寫時候,原作者的意思不能弄錯,包括作者講了甚麼事,講了幾件事,其「概念總量」不能多不能少,每個概念都要說對來;幾件事之間的關係,是因果關係,是時間或空間上的平行關係,文法詞性位階一樣或不同,等等,這一切都要相等呈現。這樣的話,總的來說就需要譯者一方面完整正確理解原文,然後倒回來有能力以通順的中文把作者原意如前述般說出來。這樣「揉過」或改寫過的句子容或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所表達的作者原意卻是完整正確的,經得起分析,驗證,而中譯文又通順可讀。
    我們先來清楚而正確的理解一下原文:
    一開始”The record also includes incitements of atrocities “果然是英文。英文愛用名詞講話,這一句就很典型。直譯過來說是「紀錄中還包括暴行的鼓動」。不過中文不是這樣講話的。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有兩位台灣青年朋友遊歷歐洲,來到德國司圖加市參觀賓士博物館,看到早期的汽車,敘述者描繪說是「輪子也沒有輪胎的包覆」,「更沒有避震器的使用」,令人啞然失笑!你看看這歐化得多嚴重! 其實你只要說「輪子也沒有包覆輪胎,更沒有使用避震器」不就得了?不是很簡潔通順嗎!所以我們文中這一句應該要說成類似「紀錄中還有鼓動暴行的情事」。
    不過請注意這裏面還有更為微妙的東西。我們這裡實驗性翻譯的這一句,一開始就直稱「紀錄中還…」,照中文的語法,這裡面就蘊含「這紀錄是前面提過的那一份紀錄」的意思。譬如你說「這本書文筆栩實生動,書中還附有很多照片」,後面這「書中…」當然就已蘊涵這「書」就是前面說的那本書。你前面已經提過這本書,後面再要提這本書時,就可以直接說「書中…」,不必再說「這本書…」。英文與此類似的語法即是,(比如)”I saw a dog on my way home. The dog was very… ”,後面再提這一頭狗,就要加定冠”the”,說成”the dog”,因為這時已經不是隨隨便便的一頭狗(a dog),而是我回家路上看到的那一頭狗,是「特定」的,所以要加用「定」冠詞,這就是英文”the”這個字的「味道」。所以我們這裡,前面既然已提到這一份紀錄,現在再把”the record”翻譯為「紀錄中」便十分恰當,不用還要說「這些」便可以完全譯出原文”the record”那個”the”的味道。簡單如”the”這樣一個字,其實很多譯者翻譯時都沒有譯出來。這個字的翻譯,也相當值得探討。
    繼續討論。說到美國鼓動他國政府採取恐怖行動這種事,作者接著舉例說,其中一個實例(an illustration)就是the state that has just replaced Turkey as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Israel and Egypt are in a separate category),就是that has just replaced Turkey as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Israel and Egypt are in a separate category) 的the state。你看這原文,”the state”以後長長的”that has just replaced Turkey as the leading recipient of US military aid (Israel and Egypt are in a separate category)”都在修飾”the state”─這個句子顯然頭輕腳重。簡單”the state”兩字,一和後面子句二十一個字放在一起,在掌握不了這個句子的人看來,就湮沒了,輕易不易出頭。所以你看譯文就沒看出「線頭」就在這裡(“the state”)。所以譯文沒有翻譯出「那個不久前才取代土耳其,成為接受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因為沒有掌握到那個線頭,所以原來原文是要說哥倫比亞不久前才取代土耳其成為接受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但是譯文卻說「其中的例子是土耳其成為接收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張冠李戴,完全錯誤。作者要以之為例的是哥倫比亞,不是土耳其。所以接著下來本來你應該說「這個新的冠軍…」才對,但是譯文現在已經沒辦法這樣說了,只好另起一句說「新的冠軍…」,云云。
    接著,「一九九零年代的哥國在西半球擁有最惡劣的人權紀錄」這句譯文基本上沒有錯。但接著”conforming to …”譯成「證實」(confirm)又錯了。翻譯工作者可能犯種種錯誤,其中難以原諒的就是讀錯單字。鄙人翻譯時也曾經看錯單字,知道這很糟糕,後來就很小心。正確解讀單字不是甚麼技術高低的問題,是譯者應具的最低限基本能力。好,”conforming to …”這個字一理解為「證實」,緊接著後面的幾個字就無法理解。本來應該用火車頭去接車廂,才拉得動;現在弄個守車去接,怎麼拉得動列車?所以原文的”a well-substantiated regularity”就沒有譯出來(翻譯成「經常獲得證實」),因為現在連理解都無法理解了 (用「證實」拉不動這一列「車廂」)嘛!。作者的原意說,哥倫比亞這個新的冠軍,除了擁有一九九零年代西半球最惡劣人權紀錄之外,而且「一向是接受美國軍事援助與訓練的主要國家」─這裡的「這個新的冠軍…除了…而且…」這樣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一段完整的脈絡;但是譯文卻把「而且…」這一部分弄到後面,變成了後面譯文「美國對於哥倫比亞的軍事援助與訓練,現在已迅速的被列入計畫表最優先的部分」這一句的前半部了! 語意脈絡錯置,雖說譯錯的句子通順,卻會使讀者誤解作者的原意。
    接下來,講到這裡,我們要記得把”a well-substantiated regularity”這個失散在外的「親人」找回來安置。要安置,要先知道他是我們家的「誰」,的「甚麼人」。因此,”conforming to a well-substantiated regularity”是甚麼意思呢?哥倫比亞在一九九零年代擁有西半球最惡劣的人權紀錄,而且「按照(作者說的「符合」)已經確立的常規」,這個國家向來也是接受美國軍援與訓練最多的國家。這裡作者要說的是,人權紀錄最惡劣的國家,往往也是最常接受美國軍援與訓練的國家─這是個常態,是個常規,是已經確立(well-substantiated)的常態(regularity)!
    接下來,作者在最後面「補充」了一點”…, now scheduled to increase sharply”─這種軍援與訓練現在已經計畫好要大幅增加。
    全段試譯如下:

紀錄中還可以看到鼓動暴行的情事。哥倫比亞便可資為實例。柯林頓撐腰的土耳其政府恐怖行動─至少暫時─奏效之後,該國旋即取代土耳其,成為接受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以色列和埃及屬於另外一個範疇)。這個新冠軍哥倫比亞國擁有九零年代西半球最惡劣人權紀錄,若按照已經確立的常態,自然也是接受美國軍援及訓練的主要國家;現在這個軍援又已經計畫要大幅增加。(流17,待續)

後話:
華盛頓庫德族研究所、國際特赦組織、軍售監督計畫、美國科學家聯盟等幾個NGO透過「在美庫德族消息網」(American Kurdish Information Network. )(http://www.kurdistan.org/)發表「NGO致柯林頓總統的一封信」(NGO Letter to President Clinton)(http://www.kurdistan.org/work/clinton-in-turkey/ngo-letter-to-preseident-clinton/)。該信要求柯林頓總統必須確定土耳其政府不會用美援武器屠殺庫德族人才可以放行軍援武器。雖然NGO這封信所說的事情不知道是否就是我們這裡討論的這一段原文所說獲得柯林頓撐腰的土耳其恐怖行動,但茲以此為例說明土耳其(鎮壓庫德族之)恐怖行動確實與美國軍援有關,也請了解庫德族人在土耳其國的處境,並請支持世界各地的民族自決。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續《流氓國家》翻譯評論(16)

原文(p.4第三段):
The only novelty in these positions is that they are public. In internal records, they are assumed from the earliest days of the post-war order. The first memorandum of the newly formed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1/3)called for military support for underground operation in Italy, along with national mobi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vent the Communist obtain domination of the Italian government by legal means”; subversion of democracy in Italy remained a major project at least into the 1970s.9 The record elsewhere is too rich to sample. It includes not only direct aggression, subversion, and terror, but also support for the same practices on the part of client states: for example, regular Israeli attacks on Lebanon that have left tens of thousands dead and have repeatedly driven hundreds of thousands from their homes; and massive ethnic cleansing and other large-scale atrocities conducted by Turkey, within NATO, abetted by a huge flow of arms from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that escalated as atrocities peaked.10

譯文(p.007第二段):
這些立場的宣示唯一讓人感到新奇的地方,就是他它們都是公開的。依照美國國內的紀錄,這些立場可以追溯到後冷戰時期的最早期。「在共產黨經由合法的方式,取得義大利政府統治權的事件中」,新成立的聯合國安理會所建立的第一項備忘錄,便是要求對義大利的地下組織提供軍事支援,並伴隨著美國國內的動員;至少到一九七零年代為止,破壞義大利的民主成果,仍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目標。
        其他的紀錄更顯露出豐富的案例。這些例子不僅包括直接的侵略、推翻政權及恐怖行動,同時也支持部分美國的委託人國家(client state)採取同樣的作為:舉例來說,以色列對黎巴嫩的定期攻擊,已經造成上萬人的死亡,並且不斷地將成千上萬的民眾趕離他們的家園;而土耳其進行的大規模種族淨化以及大範圍的暴行,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內部,因得到柯林頓政府的軍事援助,而讓整個惡行達到巔峰。

討論:
譯文一開始「這些立場的宣示唯一讓人感到新奇的地方,就是他它們都是公開的」這一句讀起來沒有明確的意思。照原文看,作者的意思是說,美國的立場一向就是如此,只是以前是暗地裡,現在是公開的(豈不見原文they─也就是”these positions”─ are public的”are”是現在式嗎? )─這是現在這種立場宣示唯一的「新意」,其他的都是一樣的話,老生常談,說了很多年了。就因為是說了很多年了,所以接著作者才會說到美國從甚麼時候開始就一直是採取這種立場。作者說,從(美國)國安會初成立開始("the earliest days"),他們的第一份備忘錄就…。這裡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譯者譯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我說啊!做翻譯,必備基本能力有好幾個,其中一個就是要常識豐富。因為你翻譯的時候,原文所說事情的背景你要知道,才能夠了解原文的意思。要是碰到自己不知道的,你就要查,要問,要求證,這是基本工作態度! 至不濟,像你這麼「無意間」,把個美國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翻譯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你也要有個常識上的敏感性,對日常事理的敏感性,感覺到狐疑說,(以下)聯合國安理會這種國際性調停機構怎麼會要求美國對義大利的地下行動組織提供軍援,還要求美國要全國動員(national mobilization)呢?所以你要夠敏感,警覺到這裡不會是聯合國安理會。這樣你才能夠防止自己錯誤,才不會譯錯東西。再來,我們回頭看,美國早在”post-war order”的一開始就已經採取這種立場;這裏譯者把”post-war order”翻譯成「後冷戰時期」差太多了。所謂post-war order,其實指的是二戰後數十年以英美中蘇等國為世界政壇主導國的「(二)戰後世界秩序」;冷戰則是這數十年間(尤其是)美蘇兩國間的無戰事對抗。該兩國間的冷戰直到戈巴契夫在俄國主政之後才結束。當然,這以後才叫「後冷戰時期」。所以”post-war”和”post-cold war”是不一樣的年代,兩者時間相差了四十多年。”post-war order”譯成「後冷戰時代」,除了沒有看懂,還是反射神經式的譯法!
    “The record elsewhere is too rich to sample.”─還記得大家以前常背的”too…to…”太…以至於無法…”這一句片語嗎?所以這一句你要說成類似於「另外還有很多紀錄,因為太多了,所以難以取樣」這樣的意思,才會清楚。原文用對比語法「太如何以至於無法怎樣」來彰顯太如何;這一句譯文顯然失去這種「對比」法。而且,美國對他國的流氓行徑又不是好事,說這種事情有很「豐富」的案例,恰當嗎?再來,”client state”譯成「委託人國家」意思不會清楚。這兩天有報紙(比方自由時報)把這個英文詞彙翻譯成「客戶國家」,也不清楚。英文這種語意邏輯銜接方式和中文相反的詞彙,你直譯過來一定不知所云。這個問題改天精神好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討論一下;因為有多少英譯中譯者在這裡跌跤。這一類語句不但不能直譯,而且還要依中文語法改寫。這樣,”client state”在中文最接近的說法是「附庸國」。只是,在這個民主解放的時代,「附庸國」一說略嫌封建了一些,如果不喜歡,就說是「衛星國家」吧! 接著,最後一句說的是,當土耳其的暴行達到巔峰時,同時也是柯林頓政府武器(向土耳其的)流量升高時。這句話意思是在說柯林頓政府對土耳其政府的軍援與土耳其政府暴行之間時間上的關聯(同時發生),並沒有說「因…柯林頓政府的軍事援助,…讓整個惡行達到顛峰」;前者講的是關聯,後者卻說的是因果;後者是錯的。最後一個問題:回到最前面,「立場」的數量形容詞用「些」而說「這些立場」也很怪異。中文說到「立場」只會說這「種」立場;哪有這「些」立場可言?其實數量形容詞的翻譯是台灣人英譯中最常出現問題之處,也相當值得討論;不過也要等精神好體力好的時候了(圖:戈巴契夫)。Good night!(流16,待續)